研學課程是我校一直以來提倡的特色之一,目的是為了將孩子們在課堂上、書本中將所學的靜態課程轉化為動態課程,使其成為孩子們早期“學以致用”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體驗;讓孩子回歸本性,在快樂中成長、感悟、蛻變,賦予孩子愛的能力、獨立能力、學習能力。
本學期共開展了三次研學之旅,下面請跟隨小編的腳步,一起來回顧本學期的研學活動吧。
梅花鹿小隊的研學之旅
天空澄碧,纖云不染,遠山含黛,和風送暖。6月8日,梅河口培文實驗學校小學部一二年級“神州鹿苑行”研學活動終于在期盼中到來啦
1農民畫館
走進農民畫館,一幅幅鮮活的圖畫映入眼簾,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。置身在畫廊中,從春耕的繁忙,到秋收的喜悅,一點一滴的新變化,在一幅幅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。通過賞畫,同學們又進一步了解了現代鹿鄉農民的生產生活,也感受到了東北農村的別樣傳統風俗。
2皇家鹿苑
步入皇家鹿苑,聞呦呦鹿鳴,閱山水畫卷。認識了帥小伙“卡卡”,結識了小美女“點點”。
猜一猜我們是如何快速與小鹿們成為好朋友的?其實我們就是用美食收買了這群貪吃的山間精靈。
3梅花鹿博物館
移步梅花鹿博物館,聽講解員介紹梅花鹿的相關知識,了解梅花鹿的生活習慣,聆聽東豐縣二百余年的養鹿歷史?!奥鼓讼色F,全身是寶,均可入藥”,不了解不知道,原來梅花鹿渾身都是寶貝呀!大自然可真奇妙!
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。學問不應局限于書本,課堂也不應止步于教室,最好的成長在路上。
此次研學之旅,實現了同學們身體和心靈的共同成長。同學們近距離親近了自然,增長了有關梅花鹿歷史和農民畫的知識,同時感受到了家鄉文化的博大精深,提升了藝術素養。相信這些小種子終會長成參天大樹!
三角龍灣研學之旅
2021年6月9日,同學們期待已久的為期兩天的“擁抱自然 探秘發現”三角龍灣研學活動開始啦!
1吉林龍灣宣教館
吉林龍灣宣教館是龍灣保護區地質、生態、資源展示的宣教平臺。同學們井然有序的走進宣教館,認真觀看有關龍灣火山口湖群的形成、特點和自然地貌的宣傳片,并觀察了不同地質年代的火山巖石標本和各種動植物標本,同學們紛紛感嘆大自然是最神奇的造物者。
在宣教館的二樓游戲區,同學們積極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參與其中,或帶上VR眼鏡化身動物暢游在龍灣的各處,玩的不亦樂乎。
2三角龍灣景區
第二站同學們參觀了美麗的三角龍灣,三角龍灣景致秀美居龍灣之首,可謂山秀峰險,石奇湖美,因呈三角形而得名。在游船上,研學導師實地講解火山湖的成因及特點,同學們認真聽研學導師的講解,并記錄在研學手冊上。
為了能夠真正達到學有所用,研學導師組織同學兩兩一組,拿著帶有植物圖片的任務卡尋找與之相符的龍灣植物
學生們還集體列隊來到旱龍灣金伯陽紀念廣場,為革命先烈敬獻花籃,集體三鞠躬,并聆聽革命先烈金伯陽的動人事跡,感受伯陽風骨、家國情懷,重溫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斗爭中的艱難崢嶸歲月,厚植愛國情懷。
3篝火晚會
一路歡歌笑語,傍晚時分,同學們齊聚在一起,以營為單位表演節目。各類節目異彩紛呈,大家盡情地載歌載舞,全體同學歡聚一堂,陶醉在美麗的夜色中。在晚會的最后,同學們圍在篝火旁齊唱《有陽光,有夢想》,響徹龍灣上空,震撼人心!
4吊水壺瀑布
沿著曲折幽徑的棧道,穿過12座形態各異的木橋,聽著山間鳥兒們清脆的叫聲,看到滾珠落玉,恰似一把碩大的水壺懸掛于林間的“吊水壺瀑布”,站在瀑布邊,如同感受綿綿細雨輕柔的撫摸著你,有的同學閉上雙眼,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。
在行進的途中,研學導師給同學們繼續講解路邊各種植物的形態與名稱,以及樹木年輪的相關知識,豐富了學生們的知識儲備。
同學們在研學導師的指導下對龍灣的水質進行檢測,通過與礦泉水、純凈水、自來水、碳酸飲料的對比,讓同學們知道了天然水資源的寶貴,樹立起保護環境、愛護水資源的意識。
此次研學活動是一次知識的采擷,更是一次心靈的感悟。出發前的憧憬,行程中的體驗,歸來后的回味,是學生們寶貴的財富。在研學活動中雖無“案牘之勞神”,孩子們卻經受了“曬其肌膚、勞其筋骨、痛其心智”的考驗,這些考驗將轉化為成長的動力,讓他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堅定!
小楊鄉朝鮮族文化研學之旅
為了感受家鄉文化,了解朝鮮族民俗文化,7月8日,我校小學部一二年級前往小楊鄉滿族朝鮮族鄉進行了研學活動。
1稻花香里說豐年
小楊鄉位于磨盤湖灌區最上游,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,水質純凈無公害,無污染,具有國家AA級農業綠色食品的生產環境質量,最適合綠色、有機水稻生產。
徜徉在田間小路,朗朗背詩聲傳遍四周。同學們認真聆聽水稻專家講解現代化育苗和種植情況,零距離接觸稻田秧苗,感受清風白云,彩蝶翩翩,時有白鷺翔集,觀察田間蝌蚪和青蛙,不亦樂乎。
在講解員的帶領下,同學們參觀了“皇糧御米”碑和興佳米業。在這里,同學們熟悉了稻米的生長過程,了解了水稻的種植過程與艱辛,紛紛表示要珍惜糧食。
2古城朝鮮族民俗博物館
古城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內設有魅力古城、傳統居住文化區、傳統飲食文化區、傳統民族文化區等11個特色展區,收藏藏品1000余件。
通過文、圖、物并茂的形式使同學們對朝鮮族文化、朝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。
3學做朝鮮族辣白菜打糕
穿上朝族服飾,做客朝鮮族民居,學習朝鮮族禮儀,同學們深入地體驗了朝鮮族生活。
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,在本地人的指導下,同學們參與動手實踐,學習制作朝鮮族特色菜,親手制作了一份辣白菜和打糕,享受勞動的果實,加深了同學們對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認識。
4學跳朝鮮族舞蹈
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,象帽舞和腰鼓舞都是非常具有朝鮮風韻的舞蹈,孩子們跟隨熱情的導師一起學習,手舞足蹈,靈活俏皮,熱情滿滿。
通過此次研學課程,同學們走進了朝鮮族民俗博物館,感受了家鄉文化的博大精深,進一步了解社會、親近自然、參與實踐,體悟到糧食的來之不易,從小培養動手實踐、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。
培文學校一直堅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國靈魂的未來人為目標,培文學子在研學旅行中每一段旅程,都將化作孩子生命中的財富,讓他的視野變得寬廣,內心變得豐盈,從而變得更加優雅儒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