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老師是培文實驗學校小學部三年一班班主任,一個時刻將“我的娃”放在心上的老師。
魏書生說,教育和教師必須善于把小事做得有板有眼,如詩如畫,如歌如舞。孫老師根據學校培養“四會精英”的要求,從小事做起,將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,做得扎扎實實、緊鑼密鼓、入木三分。
學會學習
為了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能力,孫老師從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抓起。在每節新課前,她都會利用晚自習預習課的時間,指導學生復習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,閱讀教材,結合學案中自主學習相關內容自學新課,指導學生明確新課中哪些是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,哪些是學習中有困難的問題,進而保證孩子們能夠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走進第二天的課堂。
課堂上,以學定教。孫老師根據學生在學案中反饋出來的預習情況,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,通過讓孩子展示自學成果,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,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;對于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問題,她深入淺出、精講精練、總結方法,不斷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課后指導學生用雙色筆做筆記,設計每單元的思維導圖,培養了孩子們梳理、總結知識點的好習慣。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,這個去年八月份才組建的班級,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,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。
學會管理
為了培養孩子自我管理、自我約束的能力。孫老師在班級設置“三崗”。人人參與班級管理,每一個孩子都輪流上崗,做到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管。童童(化名)入學時是一名膽子非常小的孩子,做事不自信,做什么事都說不敢。孫老師就發揮她成績比較好的優勢,不斷鼓勵她,讓她擔任班級學習委員。交給她小任務,讓她為同學分發作業,教會她指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,培養她當“小老師”與學困生“手拉手”幫助學困生輔導小問題……慢慢的,童童變得自信、陽光、開朗,喜歡和同學溝通交流,成績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,2020年被評為梅河口市三好學生。
學會做人
立德樹人“先做人后學文”是孫老師的育人理念。她利用課堂、課間、晨訓、暮省、班會等契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。同時在班級開展一系列活動:“尋找身邊最美的人”、“我要向他學”、“我來當先進”……樹榜樣,表先進,規范學生的言行。班級后轉入的小奕(化名)同學課堂上調皮好動,喜歡做一些怪異動作吸引同學的注意。孫老師就經常找他談心,從坐立行走站到課堂聽課、同學相處每一個細節入手,時時規范提醒他,告訴他要向哪些同學學習,教會他怎樣成為更優秀的孩子。小奕在孫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進步很快,禮儀規范做得越來越好,并積極主動幫助同學做事,贏得了同學們的喜愛和友誼。家長也說孩子轉入培文后變化太大了,越來越懂事了。
學會生活
班級剛剛組建時,因為學生年齡小,再加上孩子們在家里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,生活自理能力不足。孫老師就早來晚走,每天早上6:20之前一定到校陪伴孩子跑操,每個課間陪孩子們運動,有了好身體孩子們更有活力了;她早晚深入寢室和生活教師一起手把手的教孩子們疊被子、穿衣服、刷牙、整理內務……事無巨細,時時提醒,事事規范。慢慢的,孩子們生活越來越獨立了。在生活區,寢室內務干凈整潔,在學校的“溫馨寢室”評比中因為寢室衛生整潔、物品擺放整齊、床鋪衣物疊得規范,寢室溫馨,讓人賞心悅目,受到學校的表揚;教學區,孩子們學會了獨立值日、保持衛生、書桌書柜物品擺放整齊有序,同時還積極創設讀書、愛書的文化氛圍,在學校班級文化評比中榮獲“優勝獎”。當學生代表接過秦校長親自頒發的獎狀時,每一個孩子的臉上洋溢著成長的喜悅和滿滿的自信。
細節,滋養教育智慧;細節,決定教育成敗。孫老師從細節入手,讓優秀成為孩子們的習慣,將習慣內化為孩子們的品格,讓良好的品格成為孩子們面向未來的源源不斷的內動力。
教育,要為孩子們的一生負責!我們一直在努力……